Hung's Arts Foundation

董事長洪三雄先生與銅爐結緣的很早。1989年時他與陳玲玉女士因為工作緣故旅居美國,在某一個週末午後,於舊金山灣區的貝爾曼(Belmomt)小鎮發現了一座明代銅爐,自此一頭栽進技法多變且饒富靈氣的銅爐世界。由素面銅爐、瑬金爐、點金爐及琺瑯器,這種金屬工藝華麗但不落俗套的藝術表現及材質所帶來的份量感,成為洪董事長及陳律師醉心於文物研究的起點。
 
 
掐絲琺瑯瑞獸紋仿古簋式爐
明 萬曆 (1573-1620AD)

H:22.2 口徑:21.9 Across Handles:30 (cm)


本件銅胎掐絲琺瑯蓋爐爐身為子母口、鼓腹、圈足,其造型以商周古器物「簋」為本,附方座。器蓋以玉雕花為紐,木蓋鏤刻兩對龍紋,腹器側出一對半環形耳,下接方座。全器分別以深、淺藍釉為地,腹上層飾朵花,中層飾祥雲、瑞獸,下接蓮瓣紋。瑞獸均以中國「龍」為造型,兩兩相對而視,以三爪足前伸互作撲踞狀,獸身彎曲於雲間,並側生雙翅與鰭形尾,尾後似有火燄。圈足飾祥雲、幾何紋飾。方座帶子母口,以固定爐身,方座腹部四角飾番蓮紋,釉面略有磨損,方座四面分飾番蓮和朵花,並以藤蔓填實。


「簋」是在祭祀時用來盛裝黍稷等穀物的容器,基本造型源自陶簋,並可見於先秦文獻,如《周禮‧地官‧舍人》:「祭祀,共簠簋」。鄭玄注「方曰簠,圓曰簋」,即為配合盛放穀物的功能,商代簋多半被設計為無蓋、侈口、鼓腹,「鼓腹」係指器身最大徑乃在腹下方,以增加盛食容量。學者曾試圖針對器足、器耳、腹壁曲線等變化作為分類依據,將青銅簋型態分為十一種類型 ,其中,半環形耳出現於商晚期,至西周早期仍繼續流行,並以在器耳飾以獸首和在耳下方有長的垂珥為新造型。


此外,方座簋更代表了西周早期簋的新興風格,即在雙耳、鼓腹的器身圈足下加一方座,構成雙重器足以提昇簋的高度,使得在祭祀中更為顯眼。此或可作為本件琺瑯爐係以「簋式爐」命名之依歸。


(詳請參閱「三0古吧 2009」)
   
 
 
PREVIOUS 1 2 3 4 5 6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