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g's Arts Foundation

由觀音菩薩眼淚所化成的綠度母,首度帶領洪紹凡執行長走進喜馬拉雅佛教藝術的神秘古銅世界。加入印度、尼泊爾、西藏的異國風情,與眾不同的雙修及忿怒像,肅穆的佛教藝術頓時多了些生動及包容。元明清三代宮廷的佛教藝術,也深受此影響。傳說中有21 尊不同的度母,為了度化眾生而顯現。在北京首都博物館,執行長曾見過綠度母的姐妹們之一。在渴望尋找到其他度母的同時,有股力量支持著這美麗、慈悲與智慧的喜馬拉雅佛教藝術之修煉。
 
 
觀音菩薩
藏西 11-12世紀

H: 44; 48 (含木座) (cm)


此像是觀音菩薩早期的一種造型樣式,因手執蓮花為其形象重要標識,所以又稱「蓮花手菩薩」。 菩薩全身站立,身體略向左傾,臀部右扭,體態優美,且富於動感。頭戴三角形三花冠,頭頂結高髮髻,餘髮編成粗碩的髮辮垂落雙肩。耳上方橫出花結,耳下垂環。面形長圓,臉頰豐腴,下頦短突,眉眼細長,眼睛及白毫嵌銀,嘴唇嵌紅銅。軀體修長健碩,雙肩圓闊,胸肌高隆,大腿粗壯有力。


上身飾項圈、長鏈,左肩斜披仁獸,下身著兜蒂式短裙,腰間系有絲帶,手臂及腕間飾有釧鐲,周身披大花環。衣裙薄透貼體,突出大腿肌肉及骨骼的變化。左手向上抬舉,手心向外,結施無畏印,表示能消除眾生恐怖,給予眾生安慰,左手下垂執蓮莖,蓮花盛開於左肩。黃銅鑄造,銅質瑩潤細密,油光鋥亮,僅面部泥金,軀體保持黃銅本色。背後有榫凸出,說明原來配有背光但已佚失。整體造型完美,風格古樸,工藝獨特,品相一流,從造型風格到製作工藝體現了後弘初期西藏西部地區造像鮮明特點。


此像從整體到局部,從風格到工藝,與同一時期喀什米爾造像極其相似,如觀音像修長而健碩的軀體、頭部的三角形大花冠、全身鼓脹的肌肉、周身披掛的大花環、黃銅材質,以及眼睛和白毫的嵌銀工藝等特徵,在同一時期喀什米爾造像上也十分常見。特別是這種造型和風格的觀音菩薩像在同一時期喀什米爾地區也十分流行,目前也有不少實物遺存下來,如美國Norton Simon博物館、洛克斐勒中心及中國北京首都博物館、西藏布達拉宮等地都有收藏。對比之下,藏西與喀什米爾造像相互承繼的關係一目了然。


(詳請參閱「三0古吧 2009」)
   
 
 
PREVIOUS 1 2 3 4 5 6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