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g's Arts Foundation

第一次進入到中國雕塑安穩的灰黑世界,是拜北魏交腳彌勒之賜。如此寧靜的臉龐,水紋的衣袍,背後另有雕刻,底座四周還有刻字。雕塑藝術以佛像為主流,從開始盛行的魏晉南北朝,至今已是幾千年的風情。遠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都得以品嘗到許多中國雕塑遺跡。能夠耐得住歲月的摧殘保留下來的完好雕塑,更是具有悠悠歷史的味道,激發了對雕塑藝術虔敬的心。
 
 
佛龕造像
北魏 Northern-Wei (386-534AD)

H: 43 W: 46.5 (cm)


此龕像幾近方正,大小上寬度多些。其特色在於龕內為三尊佛坐像,其餘左、右、上三方則為化佛所佈滿。換言之,「佛三尊像」與「化佛」的整體結構為此龕像的主要標的。龕內三尊像,主尊為坐佛,且為裳懸座勢,裳懸衣褶布滿佛座,這是北魏遷都洛陽於龍門石窟造像之後,始盛起的衣褶表現式樣。例如,蓮華洞、魏字洞的造像,即可見知。然本件裳懸衣褶柔順輕盈,極為流暢淨美,應是景明年間(500-502AD)之後的風味。不過,其衣褶表現的最大特徵,就在主尊和左右二脅侍的整體衣褶上,皆可見及極度流暢的雙條紋線,自上而下整齊劃一,且隨著體勢及肩、手腕等,自然流暢垂下,極有次第的緊密排列。故整體三尊給予人清爽明麗,落落大方的穩健和諧之感。


主尊光背細緻富麗。外重是道道緊密有秩,翻飛昇起的火焰紋大光背,中間則是一尊尊化佛身光,左右共六尊,疊疊升起,內重即是頭光,不僅有整齊的三角形蓮華紋,且互相重疊著。有趣的是,光背頭頂則是一束熊熊火焰,可謂與前述的西安碑林博物館藏的景明二年(502AD)石造四面佛完全一致。不過,極其工整又完整的宣台形佛座,倒是這款佛龕像或四面像中,不易見及的,可謂此龕像別於他者的特色。佛坐下的基壇,有一開一閉的二蹲獅、二持華跪座供養人,二立柱的盛盤供華台、及魁偉有力的地神,卻是此類佛龕經常見及的,然而有序的空間排列,令人欣賞,尤其一張口、一閉口的二蹲獅,如此清楚刻畫,倒是罕見。


接著,在尖拱龕上及其佛龕四周上方及左方、右方上,布滿整整齊齊的化佛。細數之,左、右方共十二尊、尖拱龕上則是十一尊,不過尖拱龕後,即上方,雖只見到頭部,然而左右各有八尊,共十六尊,若再加上身光內的六尊,共達45尊,事實是意指賢劫千佛的「千佛」之謂,即大乘諸經祈願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的供養修行。


一般言,佛像四周布滿的圖像元素,或配列的脅侍、眷屬等,其目的就是簡單的「莊嚴」心意。有趣的是,這些莊嚴的圖像元素,好比現在龕面上的化佛,究竟意味什麼?細觀之,可發現在上方十六尊一列化佛頭像中,在尖拱的兩邊,並不是化佛而是兩朵蓮華,多少令人有些不解?怎麼在眾多化佛中,偏偏出現不太令人知曉的蓮華圖像,而且什麼地方不擺,偏偏就在全龕的上方「正中」、且尖拱龕的兩邊。事實上,這是極有意義的造作表現,且有其目的。若從此面龕像的整體觀之,其正中之線,即由龕內三尊像中的主尊佛頂,由其高肉髻→大火焰→諸化佛→二蓮華→及其下基壇的「地神」,串成一線而成的。其中對佛的莊嚴,就是由蓮華生起的種種莊嚴。換言之,就前述的火焰紋、或光背尖頂的熊熊火焰、及三十五鋪化佛,事實皆由蓮華而起。


(詳請參閱「三0古吧 2009」)
   
 
 
PREVIOUS 1 2 3 4 5 6 NEXT